查看原文
其他

古文拾遗——米养灾民

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-05-09

一、赈灾

赈灾(节选)    钱泳(清)
嘉庆十有九年,江南大旱,地势视无锡为高, 被灾尤剧 。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,窃见赤地数千里,民间无米炊,爨(cuān)无薪,汲无水,恻然忧之。夫官发常平仓谷。平粜(tiào)于民,便矣。然远在数千里之外者,不能为升斗之米来也。故官平粜,但能惠近民,不能惠远民。殷富之家,以其余米平粜于其乡,远近咸便矣。然无升斗之资者,不能籴(dí)也。故民平粜,但能惠次贫,不能惠极贫。以此,定图赈之法。至今岁三月,计捐钱十有二晚四千余缗(mín)矣。而殷富之家,好行其德,复于其间为粥以赈,城乡设厂十余处,计所捐又不下万数千缗,饥民赖以全活者无算。呜呼, 孰谓人心之淳,风俗之厚,今不若古哉! 


译文
    清朝嘉庆十九年,江南大旱,无锡地势较高,受到的旱灾尤其严重。邑侯齐彦槐曾经有事去乡下,看见几千里大地空无所有,民间没有粮食用来做饭,锅下面没有薪柴,没有水可取用,为此感到悲痛担忧。官府像平日一样发放粮食。平价卖给百姓,比较方便。然而,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,不可能因为一点粮食来到城里。所以官府平价出售粮食,仅仅能够惠及住在近处的百姓,不能惠及住在远处的百姓。殷富人家,把他们的粮食在乡下平价出售,那么远近都方便了。然而没有一定钱财的人,不能买进粮食。所以有人平价出售粮食,仅仅只能惠及比较贫穷的人,不能惠及非常贫穷的人。因为这,齐彦槐制定了安排赈灾的办法。到了今年三月,共计捐钱十二万四千多缗了。然而殷富人家,喜欢做善事,又在受灾的期间用粥来赈济,城里乡下设粥厂十多处,共计所捐的又不少于几万千缗,饥民靠此活命的人不计其数。哎呀,谁说人心的淳朴,风俗的淳厚,现在不如古代呢!


二、涨价赈灾

饶州路①大饥,米价翔踊②,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,言于江浙行省,以为须粜④以下等价,民乃可得食,未报,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,使民就粜。行省怒其专擅,都中曰:“饶去杭几二千里,比⑤议定往还,非半月不可。人七日不食则死,安能忍死以待乎!”其民相与言曰:“公为我辈减米价,公果得罪,我辈当鬻⑥妻子以代公偿。”行省方悟,都中乃得免。
——节选自《续资治通鉴》

【乙文翻译】

饶州路遭大饥荒,米价暴涨,总管王都中将官仓的米分定为三等价格,向江浙行省上言,认为必须按下等价出卖,百姓才能吃得上,还未得答复,就按下等价又减价十分之二,让百姓来买。行省对他擅作主张的行为十分恼怒,王都中说:“饶州距杭州差不多两千里,等到决定了再返回来,非半个月的时间不可。可是人七天不吃东西就会死,怎么能够忍心看着百姓饿死来等待呢!”那里的百姓对他说:“您为我们减了米价,您真的因此获罪,我们就是卖了妻子儿女也要替您偿还。”行省这时才省悟,王都中于是得以免罪。


三、吃米送钱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持金还乡
      豫章大祲.新建县一民,乡居窘甚,家只存一水桶,售银三分.计无复之,乃以二分银买米,一分银买信,将与妻孥一饱食而死.炊方熟,会里长至门,索丁银.里长远来而饥,欲一饭而去,辞以无.入厨见饭,责其欺.民摇手曰:“此非汝所食.”因涕泣告以故.里长急倾其饭而埋之,曰:“若何遽至此!吾家尚有五斗谷,负归以延数日.”民感其义而随之,得谷以归.出之,则有五十金在焉.民骇曰:“此必里长所积偿官者,误置其中.渠救我死,我安忍杀之!”持金还之.

译文:
豫章地区发了场大洪水,新建县一个农民,乡村的生活条件十分窘迫,家中只存放了一只水桶,卖出得到三分银子。他思考没有其他的办法,于是用两分银子买了米,一分银子买了信纸,打算和他的妻子吃饱这一餐后死。
饭刚刚烧熟,正逢里长来到他家,收取赋税。里长从远方来饥饿,想要吃一顿饭再走,农民回答他说没有。里长进入厨房看到米饭,责备他们欺骗他。农民摆手说:“这不是你吃的。”于是哭着告诉他原因,里长连忙倒出他的饭再盖上锅说:“你为什么急成这样!我家里尚且还有五斗谷子,你带回去用来延长日子过活。”
农民被他的话语打动而跟随他离开,得到谷子后回家,整理谷子,发现有五十两金在里面。农民惊惧地说:“这必定是里长所累积的做官的薪俸,误放在这里面。(给我谷子)是他救济我(死亡威胁)的方法,我怎么忍心令他死呢!”于是农民把金子还给里长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